极目新闻评论员 纪平
8月6日,有网友发帖指出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中两处表述存在语句问题,引发关注。该网友认为,录取通知书中的“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(系)专业学习”,此句存在“句式杂糅”问题,“决定”“录取”“入”“学习”多个动词叠加,且“录取”不可接兼语结构,建议修改为“我校决定录取你为xx学院(系)专业学生”。此外,通知书中“请你准时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”,存在“语序不当”和“用词不当”:一是“准时”作为状语应置于谓语“到校报到”前,而非时间状语前;二是“准时”通常对应具体时间点,而“八月十八日”为一天时间范围,建议将“准时”改为“按时”,表述调整为“请你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按时到校报到”。(据8月6日经视直播报道)
网络截图
网友提出的问题,可喜的是得到北京大学的正面回应。工作人员称,感谢网友提出的建议,将及时向学校招生办反映相关情况,后续将研究如何改进。
正如专家所言,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上的问题,并不能称之为“错误”,只能说表达上有些绕,不够简洁明快,读起来也不顺口。这与一些高校录取通知书上出现错字、语法毛病等,还是有本质区别。
汉语言博大精深,本身就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。也有网友指出,“我校决定录取你为xx学院(系)专业学生”似乎也有问题。因为录取与入学是双向选择,如果考生不去报到,称他们“学生”就有武断之嫌。可见,站在不同的角度,总能发现新的问题。
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是高校给学子的第一印象,应该严谨。北大作为国内知名学府是数一数二的存在,按理说在录取通知书上应该字斟句酌,做好表率,力求准确、简洁,不该出现“句式杂糅”“语序不当”和“用词不当”的情况。所以,也不能说网友吹毛求疵。
其实,有网友给北大录取通知书挑毛病,还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。网络时代,当大部分人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变得随意,这种全民关注的“吹毛求疵”,可能会吸引更多人重新重视中文表达的细节和意义。
有意思的是,2022年,北京大学一位中文系教授发布的116字微博被指存在12处语病,这件事情也上过热搜,引发了公众激烈讨论。当时他回应,这些是随手写的点评,没什么值得说的。
对文字多些较真精神,就应该从司空见惯的场景入手,特别是知名高校的录取通知书,表述更要慎重和规范。毕竟,公众希望录取通知书与北京大学的名气和地位相符,这是期待,更是仰望与尊重。
短期股票配资,股市怎么加杠杆交易,配资正规网上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